如果自律带来的是优越感和利益,那这个就不是自律,是投资。
既然是投资,必然人们会互相打量成本,并在生存竞争中衡量自己是否可以更加没有人性。
这大概可以解释以下现象:这世界上没有比中国更推崇道德的国家,讲究克己的历史很久远。可是道德和底线一直是空谈。原因大概就在于道德这东西在中国是一种投资,是道德绑架他人的武器。从来就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。那些人把违背个人意愿的行为理解为自律,在获取利益和优越感之后,就变本加厉地凌驾于他人之上。
这其实是极右思维的一种传承方式: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卫道士具有可怕的极端倾向。他们以变态的人格要求他人和自己遵循一样的准则,把自律变成他律,用权力满足自己人格上的缺失。
极的主要特征,就是控制他人。
自律是一种自我克制,是一种不求回报的选择和行为,是纯粹的美德,是自由意志的显现。而不是违背个人真实意愿的选择。
很有可能自律只是一种错觉,是对自我认知去伪存真的过程而已。它属于自我塑造的环节,不该有统一标准,本质原因就在于人和人是必然有差异的。这种差异在个体对群体的背离之上显得尤其显著。